历史沿革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文化 > 历史沿革

谋事在人 实干成事——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科室发展史(肺病科)

发布时间:2010-01-19 本文来源:

  近十余年来,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发展迅猛,而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业务科室的发展去推动。在这些科室中,一些原来比较弱小的科室,经过努力奋斗,已后来居上,一跃成为先进科室甚至重点科室,一些科室维持其强盛,而一些科室不进则退,已成昨日黄花。
  在目前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使业务科室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保持可持续发展,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回顾医院科室的成长历程,理顺科室之间的关系,可达到相互学习、彼此借鉴,促进科室内涵建设及协调发展的目的。

吐故纳新  自由呼吸
——呼吸内科
李影捷

  呼吸内科是医院的特色学科之一,目前是省中医药局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名。开放病床43张,设有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纤维支气管镜室、肺功能室、睡眠呼吸监测室等。
一、发展历程
  呼吸内科脱胎于1960年医院所设综合内科,当时科室设备及人员配备十分简单。1981年因业务发展需要,综合内科分设内科一区、内科二区,其中内二科是以呼吸、心血管、神经及其他内科杂病为主的一个综合性科室,开放病床33张。在呼吸病诊疗方面,设备相对缺乏,主要凭听诊器体检及放射X线胸片检查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如肺炎、慢支、肺气肿等进行诊断,在治疗上采取中医药手段为主。
  1996年医院迁址后内二区设病床35张,收治病种仍以呼吸、心血管、神经疾病为主。廖晓春、冯广威、段建东、林振强先后任科室主任,他们坚持以发展中医为根本,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方针,突出中医特色和发挥中医优势,致力于培养中医人才,发掘传统中医在治疗现代疾病的经验。在呼吸病方面,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咳嗽,以针灸、艾灸及中药辨证等综合措施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均取得良好的疗效,当时五邑地区患者纷纷慕名而来,要求用中医为他们治疗疾病。此期间曾派出梁军医生到西医院进修呼吸内科,可开展胸腔穿刺抽液、抽气术治疗胸腔积液、气胸病人,同时还使用简易呼吸机进行有创通气救治一些呼吸衰竭的患者。
  2000年4月内二科改为内四科,设呼吸和心血管内科二个专业组,由惠萍副主任医师出任科主任。 2000年-2002年相继完成了呼吸重症监护室、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睡眠呼吸监测室的建设,配置了美国鸟牌8400Sti呼吸机、伟康无创呼吸机、日本奥林巴斯P40纤维支气管镜、德国Master Scope电脑化肺功能仪、美国邦德全数字多导睡眠监测系统等专科设备,能满足临床检查需要。开展纤支镜检查及镜下治疗、肺功能测定、多导睡眠图检查、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胸膜活检术、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恶性胸水置深静脉导管引流及胸膜药物粘连术等,并应用呼吸机开展有创、无创通气抢救技术。在胸部影像学方面,一改过去仅靠放射科报告诊断的惯例,医生必亲自阅片,进一步提高了诊断水平。
  2002-2005年聘请暨南大学医学院呼吸科刘含章、汤彦教授每周定期查房及坐诊。同时与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保持良好的联系,不定时邀请省内专家进行疑难病例会诊及义诊、讲课。多种形式的学习,带动了科室浓厚的学术氛围。在2003-2005年间,科室还相继派出蔚林兰、李影捷医生支援恩平分院建设,负责分院大内科临床工作。
  截至2005年底,科室共有医生8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有3名医生先后到省级医院进行呼吸专业进修。
随着呼吸专科设置的逐渐完善和人才培养的有计划进行,科室的综合抢救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成功抢救了大量的急危重症病人。在全院ICU成立前肩负着全院多科重症抢救的重任,2004年全院综合ICU成立,其人员及技术支持多来自内四科。
  在一个个危重病人起死回生康复出院之际,内四科为全院抢救水平的整体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扩大了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住院病人逐步增多。
在他们成功抢救的无数病例中,有一位产后大出血并DIC的产妇。患者因产后凝血功能障碍大出血而并发DIC,合并重症肺炎、ARDS、多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心、肺、肝、肾、循环系统等),对于如此危重、涉及多系统病变的病人,科室人员制定严密的抢救治疗方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多种措施,施予了有创、无创通气技术,同时对病人进行心理关怀治疗,终于使产妇奇迹般的康复。
  2003年初“非典”肆虐时期,作为定点收治医院,呼吸内科承担收治“非典”病人的任务。一位50多岁女性患者入院后肺部阴影迅速扩大,病症持续恶化,短期迅速进展成ARDS,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使用中药介入治疗,配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终于把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同时,在患者极度恐慌的情况下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使其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该患者康复一月后去云南旅游并登上了玉龙雪山。
  呼吸内科医护人员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创下了无“非典”病人死亡、无医务人员感染、无院内交叉感染的骄人成绩。同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科研课题《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研究》获江门市科技二等奖,隔离病区荣获广东省抗击“非典”模范集体称号。
  在抢救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呼吸内科在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上注重发扬中医特色,临床疗效显著,吸引了更多本地及外地患者就医,社会效益增强。
  2006年1月呼吸内科独立,自此呼吸内科的业务发展迈上了快车道。几年间,床位数由过去的25张增加到现在的43张,其中呼吸重症监护床位4张;医疗设备在原来的基础上配置进一步完善,无创呼吸机增至4台,还添置了经皮血氧仪、微波治疗仪、足浴沐足仪等;同时,科室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也取得重要进步,近年共有11名医生护士到全国知名医院专科进修学成归来,至2008年底科室拥有市名中医1人,高级职称医师4人,中级职称医护人员5人,硕士学历3人,形成了相对合理的职称结构和人才梯队,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和实力显著增强,担负对口支援恩平分院、宅梧卫生院任务,对周边区域乃至全省的医疗辐射范围和影响进一步扩大。气管镜检查及治疗技术的熟练应用,为各项抢救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江门地区首例管园线虫病例及重症乙形脑炎等病例的抢救成功也都有赖于呼吸科的支持。
  自2003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呼吸内科)协作建设单位”以来,确定支气管哮喘(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中医呼吸病科研究重点,并将哮喘完全控制(预防急性发作)和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两个治疗难点确定为主要研究方向。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名老中医诊治经验、民间验方诊疗经验与方法,制订了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等重点病种诊疗方案及部分病种诊疗规范,制定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临床路径,建立了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单病种质量控制体系,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医疗费用。
  中医传统特色治疗成效显著:开展了肺部感染性疾病微波穴位照射治疗,可加快病灶吸收,明显减轻病人的症状及缩短住院时间,尤其对老年人肺炎效果明显。一位70多岁患慢支肺气肿的老伯,顽固的粘痰堵塞气管,经常要憋红了脸咳嗽,连两胁都咳痛了,还是咯不出痰来,经过一个疗程的微波照射治疗,老伯的症状减轻许多。
  科室努力发掘传统中医外治法的有效方药,并结合临床适应症进行完善优化。开展了三伏天炙治疗慢性咳喘疾病,可减少患者的急性发作及住院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开展自体血穴位注射、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等。特别是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对呼吸道及皮肤过敏性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很多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疾病的患者都要求进行治疗,不少家长带小孩来治疗哮喘及过敏性鼻炎。
  护理上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根据患者体质及所患疾病进行个体化护理措施,如对风寒束肺或痰浊阻肺引起严重咳嗽、咯痰者,挑选背部腧穴进行特殊手法拔火罐治疗,对腹胀便秘,甚至出现肠郁张、肠梗阻的患者,挑选腹部穴位进行按摩、拔火罐治疗,或者辩证使用中药汤剂灌肠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2008年荣获“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奖”。
  2003年开始成立“健康呼吸中心”,建立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资料库,对会员进行管理,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增强了医患联系,提高了治疗依从性,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自我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哮喘之家”建设,加强对哮喘患者的健康与诊疗进行管理。围绕“肺癌”确立中医药治疗应用研究,提高中医药治疗肺癌临床疗效。积极参加各项社会义诊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术网络建设逐步完善:在医院网站已建立呼吸疾病防治网页,可查阅中医呼吸病科相关资料及部分呼吸疾病的防治知识。与北京科健世帝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合作关系,可查阅国内中文医学期刊等数据库文献资料,并可上网获取其它中英文医学网站的相关资料。
  作为国家级“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973计划)——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的协作单位,已协助完成子项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并将协助完成子项目“肺脾相关理论诊治呼吸疾病临床应用研究”课题。开展自体血穴位注射、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哮喘已初获成效,将继续进行更深层面的科研课题研究。
  每年带教大陆及港澳各医学院校实习生100多名,进修生20余名,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培养年青医生成为业务骨干4名。(李影捷
二、学科带头人介绍(详见〈人物传〉

相关附件: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t658990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