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文化 > 历史沿革

谋事在人 实干成事——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科室发展史(大骨科)

发布时间:2010-01-15 本文来源:

  近十余年来,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发展迅猛,而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业务科室的发展去推动。在这些科室中,一些原来比较弱小的科室,经过努力奋斗,已后来居上,一跃成为先进科室甚至重点科室,一些科室维持其强盛,而一些科室不进则退,已成昨日黄花。
  在目前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使业务科室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保持可持续发展,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回顾医院科室的成长历程,理顺科室之间的关系,可达到相互学习、彼此借鉴,促进科室内涵建设及协调发展的目的。


风雨历程五十载
——大骨科发展史
梅汉尧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科,历经五十年的风风雨雨,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坚定不移地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以高起点的临床技术为先导,以密切结合临床需求的高水平研究为支撑,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的专科特色,为侨乡人民的健康服务。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四大专业病区、约130张病床,具有骨科先进技术与设备,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以及湖南中医学院硕士点学科。
一、 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958年-1996年)

  1958年5月20日,由11间联合诊所合并正式成立了江门市中医院,骨伤科隶属于外科,并设骨伤科门诊,从此,骨伤科作为一个专科正式在江门市中医院创建。在创业之初,中医人才缺乏,技术力量单薄,医疗条件简陋,主要是运用一些简单的民间传统方法治疗常见的跌打损伤等。
  1969年年底,江门市中医院迁入跃进路62号新的医院大楼办公,并经1975年、1980年先后扩建,成为初具规模的综合性中医院,中医骨伤科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期间,出现了以周思宪为学科带头人,以张汉英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医骨伤科名医,致力于中医中药和中医正骨手法在临床中的运用。如:中医正骨手法整复四肢骨干骨折及关节周围骨折、大推拿大按摩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的内服外用等,形成了一套以中医为主的比较完善的骨伤科诊治手段,赢得了江门五邑地区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当时,在群众中流传的一句话就是“看骨科到江门市中医院去”。在学术上初见成效:林崇灵撰写的《513例闭合性骨折中药治疗体会》,获江门市科研成果四等奖。
  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一批从高等中医院校毕业的大学生陆续补充到骨科的队伍之中。至80年代中期,医院为了骨科的进一步发展,将以骨科为主的外科分为外科一区、外科二区,并引进了周炳坤、翁凤泉等骨科人才,充实了骨科的技术力量,临床科研工作更加得心应手。至此,骨科队伍建设基本完善。
  外科一区又称骨外科,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周炳坤任主任,带领全科医生开展了多项在国内省内都比较新、难度较大的骨科手术。例如1985年江门五邑地区首例断指再植手术在我院获得成功;1986年首例8指断指再植获得成功,开创了江门五邑地区断指(肢)再植的先河。同时,开展了各种类型皮瓣、肌瓣、骨瓣及神经血管修复的手术,还相继开展了四肢骨折的内固定手术、股方肌骨瓣移植加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等。二十世纪90年代初,率先在江门五邑地区开展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胸腰段骨折脱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单纯腰椎间盘突出开窗髓核摘除术、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等技术,培养了一批青年医师骨干,为学科今后的发展储备了后续力量。
  外科二区又称骨伤科,翁凤泉任主任。中医骨伤科致力于中医正骨手法和中药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运用传统中医正骨手法和小夹板固定治疗四肢骨折脱位,并独创双拇指推接法整复四肢骨干骨折,尤其在一些临床上整复较困难的骨折,如桡骨远端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前臂双骨折、股骨干骨折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正骨手法。同时,开展研制中药的内服外用制剂,如复方田七胶囊、活血驳骨丸、散瘀止痛膏、消肿止痛膏、驳骨油等。并且以“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为原则,在治疗骨折的同时积极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另外,注重中西医结合,吸收西医的一些长处,开展一些四肢骨折的内固定手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获得了江门及周边地区群众的交口称赞。在学术方面,以翁凤泉为课题负责人的《双拇指推接法整复骨干骨折的体会》获1992年度江门市科研成果三等奖;1996年4月,其《分骨牵抖法治疗儿童桡尺骨远端骨折》的课题获江门市卫生局科研成果二等奖、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成果三等奖。与此同时,骨伤科引入了第一位骨伤专业硕士研究生,并大力培养本科的青年医师,定期送青年医师到上一级的专科医院进修深造,一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至此,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江门市中医院骨科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为骨科今后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稳步发展(1996-2005年)
  1996年8月中医院迁址后,。为了骨科进一步的发展,医院引进了陈述祥索鹏、董彦等一批高素质的骨科人才,又于2001年7月引入了江门市首位骨科博士,骨科的技术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此时,医院将原外科一区更名为创伤科,原外科二区更名为骨伤科,病床数达71张。创伤科主要专业为骨外科和脑外科,周耀全任科主任,医生主要由骨科医生和神经外科医生组成,主要救治交通事故和各类工伤事故的患者,特别是对一些公共重大灾难事故中伤员的救治,如“6?30”爆炸事故的抢救、“5?20”龙卷风事故的成功抢救,都给江门市民留下了良好印象。临床治疗也有所突破,如1998年成功施行了江门五邑地区首例颈椎前路手术。
  2000年4月,由创伤科分出骨关节科,陈述祥任副主任,主持科室全面工作。随着骨科诊治病人的增加,良好的临床疗效和高尚的医德医风使医院骨科声誉日隆。为了骨科的稳定健康发展,医院领导决定对骨科重新整合,将神经外科从创伤科分出,创伤科改为骨一科,索鹏任主任;骨关节科改为骨二科,陈述祥任主任;骨伤科改为骨三科,翁凤泉任主任,后翁凤泉升任医院副院长,由董彦接任骨三科主任。骨科病床数达105张。
  从此,骨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开始向着国内一流的专业学科迈进。
3.壮大阶段(2006年-2008年)
  随着病人就诊人数的日益增加,骨科开始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成为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一块金字招牌。2008年,我院骨科被评为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从骨科今后可持续性发展和专科建设的角度考虑,医院领导班子决定再次对骨科进行整合,即将原骨一科更名为创伤骨科,索鹏任科主任;后又从中分出显微外科,单独成立手足显微外科,由杨益任科主任;原骨二科更名为骨关节科,陈述祥任科主任;原骨三科更名为脊柱外科,董彦任科主任,更加明确了各专业学科的发展方向。此时,骨科病床数共达130张。
  为了满足患者功能康复需要,加强中医特色治疗,医院为每一专业学科增设理疗康复室,并配备一名中医针灸推拿专业本科学历的理疗康复师,为病人进行推拿按摩、中药熏蒸、针灸、艾灸、本院自制中药膏外用等治疗,并配合一些现代的理疗设备进行治疗,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各专业学科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治疗方法,例如手足显微外科让血管吻合的患者常规服用通脉抗凝汤,有效地防止吻合血管的血栓形成,提高了成活率;骨关节科自行研制了“益肾壮骨方”治疗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创伤骨科应用秘方配制的烫疗一方、烫疗二方,制成专门的中药烫疗药包,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广泛运用于临床,获得了病人一致好评;脊柱外科对绝大部分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的患者,采取针灸、艾灸、推拿按摩、中药熏蒸等多种传统中医治疗手段进行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一直以来,医院及骨科领导十分重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有毕业的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充实到骨科临床。同时,骨科所有医师均接受全面规范的临床训练,西医医生要接受专门的中医培训,学科带头人负责学科发展方向与总体规划,定期选派骨干到北京、上海等全国著名医院的一流专科进修学习,开拓了眼界,提高了技术水平,使骨科的整体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近年来,骨科每年承担五年制和七年制本科生的教学实习约200人,江门五邑地区及周边地区进修医师培训约8-10人。作为湖南中医学院骨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点,已有4位硕士研究生毕业。
  骨科在肩负着繁重的临床治疗工作的同时,也注重科研工作。近十年来,共承担了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3项,广东省科技厅科研项目1项,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27项,江门市医学卫生科技项目3项,其中3项获江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江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展望未来
  五邑中医院骨科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在医、教、研领域取得了全面的丰收,享誉省内外及港澳台。抚今追昔,骨科发展到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无不浸透着创业者和后继者的辛勤劳动,尤其是许多老一辈的创业者,他们的付出换来骨科今日的辉煌,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医疗形势又有了新的变化:疾病谱的变化,工业性的手外伤患者将逐渐减少;以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较多,现在被日益增多的骨关节炎患者所取代;行人工关节翻修术的患者增多;患者对手术后的效果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骨科的一些治疗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骨折的内固定理念由现代的BO逐渐取代传统的AO;外科微创手术已经进入到骨科的各个专业领域(如骨折经皮内固定术、小切口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镜的运用、脊柱的微创手术等);脊柱非融合性技术;四肢骨及软组织缺损与血管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这些都是我们面对新时期的挑战,我们要积极响应医院 “现代医学要跟得上,中医要走在前列”的号召,在临床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出一条中西医结合的新路子,形成自己的专科特色,为医院和骨科又好又快地可持续性发展,为建设国内一流的学科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附件: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t658983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