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江门•科普大讲堂
第六十七期
《告别月经困扰》
余洁主任讲课全集回放
由江门市科学技术协会、江门市卫生健康局、江门市中医药学会、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联合举办的“健康江门•科普大讲堂”,第六十七期邀请到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妇科主任、江门市名中医余洁,现场讲授《告别月经困扰》。
本次活动通过“线下讲堂+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讲课全程广电网络南粤云、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视频号、广电有线电视平台同步线上直播,共吸引线上24万+,电视35万+观众收看!
本期直播看点:
月经不调的表现
中医全周期调理法则
中医外治法及日常调理
接下来
邀请您和小编一起观看授课回顾视频
重温精彩内容!
对广大女性朋友而言,每个月被痛经折磨得苦不堪言的姐妹从不缺席。
那么,作为女性该注意哪些问题?需要了解哪些关于月经的知识?痛经真的是“忍一忍就过去”的小事吗?如何通过中医妇科的妙招,让大家轻松度过这段难熬的日子呢?
今天,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妇科主任、
江门市名中医、
主任中医师余洁
和科室主治中医师费洋博士一起,
来为大家科普相关知识,
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女性朋友!
什么是月经?
余洁介绍,月经是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
初潮多在13-14岁,早可到11-12岁。大部分女性在50岁左右绝经。
月经多久来一次→月经周期:
21到35天(提前或推迟一周)。
每次来几天→月经时间:
2-7天,平均4-6天。
·每次来多少→总月经量:5-80ml。
月经不调有哪些表现?
余洁表示,
异常子宫出血是月经不调的表现之一。
月经先期:周期提前7天以上,并且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
月经后期:周期延后7天以上,并且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
月经先后不定期:周期不规律,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并且连续出现三个周期以上。
经期延长: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淋漓半月方净。
月经过多: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多于既往,并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
月经过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少于既往,并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
闭经:停经6个月以上,或从未行经,为闭经症状,需找医生检查原因。
痛经:经期或月经前后小腹疼痛,可能伴有腰酸、恶心等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症:月经稀发或闭经、多毛、痤疮、肥胖、常伴胰岛素抵抗。
月经不调会对女性朋友带来哪些困扰?
贫血、乏力、痛经等身体不适;激素变化导致肥胖、焦虑、抑郁;长期不调导致不孕、提前绝经衰老。
治疗月经不调都有哪些方法?
月经不调的治疗包括中医治疗:中药内服、中医外治法、五音疗法、食疗、导引等。西医治疗:避孕药、曼月乐、手术等。
中医全周期调理法则
月经期:泻而不藏,经血下行,调理气血,通因通用
理气的方药:越鞠丸(香附、川芎、山栀子、苍术、神曲)
经后期(卵泡期):
藏而不泻,阴血渐生,养精血,调肝肾
两地汤(生地、玄参、白芍、麦冬、地骨皮、阿胶)
经间期(排卵期):
阴阳转化,助阳活血
赤芍、白芍、川芎、泽兰、川断、红花、茺蔚子、丹参、香附、薏苡仁
经前期(黄体期):
血海充盈,疏导气血,调和阴阳
血中补阳——四物汤+覆盆子、补骨脂、肉苁蓉、紫石英、川断
中医外治法
【艾灸】辅助主要针对宫寒导致的痛经、月经过少、不孕等,如神阙、气海等穴位。
【推拿】按摩以助气血运行。
▍仰卧位,掌根顺时针推、揉、按摩腹部,用时4-5分钟,以腹部发热为度。
▍掌根揉搓腰骶部及两侧,用时4-5分钟,以腰骶部及两侧发热为度。
▍按揉合谷、外关、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足三里各1-2分钟。
日常调理
➀【五音疗疾】
保持情绪舒畅,避免焦虑、抑郁。可借助适当的音乐放松心情。
➁【五谷为养】
合理饮食:经期忌生冷、辛辣;平素可食红枣、桂圆、山药。
中药辅助
特色汤剂
(请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妇科医生指导下饮用)
➀肥胖的病友——减脂汤;
➁宫寒的病友——暖宫汤;
➂青春痘、黄褐斑的病友——美白祛斑汤;
➃气血虚弱的病友——八珍膏。
五体要勤
办公室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延伸阅读
痛经的中医概念:不只是“痛”那么简单
费洋博士表示,痛经属于中医妇科“经行腹痛”的范畴,中医认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会导致“不通则痛”,气虚血瘀导致“不荣则痛”。
简单来说,痛经的根源在于“堵”了!
可能是寒气堵住了,可能是情绪压力让气堵住了,也可能是身体虚弱让气血运行无力。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找到痛经的根源,从内到外帮你调理。
辨证论治:找出痛经的类型和原因
中医妇科治疗痛经讲究“辨证论治”,也就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症状,找到痛经的原因。常见的痛经类型有以下几种:
【寒湿凝滞型】
特点:小腹冷痛,热敷后会缓解,月经量少且颜色暗,伴有血块。
原因:平时爱吃冷饮、穿得少,导致寒气入侵体内。
【气滞血瘀型】
特点:小腹胀痛,月经量少且颜色紫暗,血块多,情绪波动大。
原因:长期情绪压抑,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气血虚弱型】
特点:小腹隐痛,月经量少且颜色淡,面色苍白,容易疲劳。
原因:体质虚弱,气血不足。
中医妇科痛经特色疗法
中医治疗痛经不单靠辨证开方,还有很多特色操作,如艾灸、耳穴埋豆、热敷疗法、子午流注等。
➀ 艾灸:温通经络 驱散寒气
艾灸是中医的“温热疗法”,通过燃烧艾条,刺激穴位,温通经络,驱散寒气。
不仅能缓解痛经,还能改善体质,特别适合寒湿凝滞型的痛经。
➁耳穴埋豆:调节气血 平衡阴阳
耳朵是人体的一个“缩影”,上面分布着与全身脏腑器官相对应的穴位。
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➂热敷疗法:温经散寒 活血化瘀
热敷疗法使用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通过温热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散寒气、缓解疼痛,特别适合寒湿凝滞型痛经。
远离痛经小贴士
饮食调理:少吃冷饮、寒性食物,多吃温补食物,如红枣、桂圆、生姜。
保暖防寒:经期注意保暖,尤其是小腹和脚部。
情绪管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适度运动:适当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但避免剧烈运动。
▍温馨提示
定期体检很重要,如妇科查体、妇科B超、激素水平检查、宫颈癌筛查等项目,排除器质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以上为第六十七期
《告别月经困扰》
课程回顾
系列健康大讲堂活动
敬请持续关注!
指导医生及便民服务链接
余洁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妇科主任、江门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
费洋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妇科主治中医师、中医妇科学博士
整理:宣传统战科 刘森 冯晓琳
供稿:妇科 费洋
初审:妇科 余洁
编审(二级):宣传统战科 温颖
审发(三级):宣传统战科 余敏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