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杏林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建设 > 党建专栏 > 红色杏林

红包变成医药费 纪委书记重行动

发布时间:2011-03-21 本文来源:
        做手术送红包,如今,在一些人眼中,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患者和家属都认为,不送红包,主刀医生就不会尽心尽力做手术,麻醉师的麻醉就不会很到位,主管医生术后也不会尽心医治。因此,尽管人们心里都不情愿,但还是想尽办法送红包。
  但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红包变成医药费”的故事却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发生。
  日前,在医院纪委书记陈学中身上,就演绎了这样两个故事。
  来自江门市江海区的七旬老太冼阿婆,因腹痛、呕吐反复发作一个月,在其他医院医治无效后,慕名来到五邑中医院找陈学中主任医师诊治。经检查、诊断,患者系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并胆管炎,需施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除取石术。术前,患者家属将一个红包送给主刀大夫陈学中,但陈学中说什么也不收,病人家属不顾陈学中反对,坚持把红包扔在桌子上就走了,他们以为陈大夫收下了红包,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手术过程中,陈学中有条不紊、严谨细致地逐一进行,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从上手术台到手术结束只用了一个半小时,患者的感觉非常好,当时,患者和亲属都在想,是那个红包起了作用。
  回到病房后,当大家都在庆幸因为送了红包,才使手术做得如此成功时,护士长来到了病房,把一张住院押金收据交给病人家属。家属展开一看,原来,陈大夫依医院惯例,已将“红包”交往住院结算处,为病人交了住院押金。 
  来自鹤山沙坪镇的韦先生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正值壮年的韦先生因左侧腹股沟斜疝,前来找陈学中主任医师诊治。手术前一天,韦先生不顾陈学中的竭力推辞,硬塞给他一个红包。待韦先生离开后,陈学中旋即将红包送往党委办公室,委托同事代交到住院收费处,充作病人的住院押金。
虽然“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斜疝最常见的手术,但在从医20多年,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陈学中眼里,手术无大小,一样要慎重。他根据病人曾经在外院做过右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情况,针对其体质,认真制订手术方案,细致、精确地为其施行手术。手术顺利、成功,韦先生非常满意。当接到护士长送去的红包变成的住院押金收据时,韦先生一家人都感动、感慨不已:“陈医生如此廉洁,医术精湛,真正令人敬佩、信赖。”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陈学中经常碰到送红包的事情。他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不收红包是我们的纪律。送红包的行为其实是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不相信医生在不拿额外报酬的情况下能对患者的病情认真负责,这是一件悲哀的事,它冲击的是社会道德底线,毁损的是医务工作者的形象。我们做医生的只有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在患者心中建立起信任,才能改变社会上对医疗行业的错误看法。”
  陈学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他那种廉洁自律、恪尽职守,对患者高度负责、关心体谅的精神,温暖、感动了许多患者,也影响、带动了许多同事。
相关附件: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t657932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