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的皮肤护理
2020-08-04 00:00
出尿布疹怎么办?
   尿布疹是因尿液和大便的混合物及尿布(或质量不好的纸尿裤)对皮肤的刺激和摩擦而引起的炎症,由阴部至臀部都出现微红现象,皮肤会变得粗糙,甚至出现极细小的粉刺。小屁股要是长痱子,再使用不透气的尿布或质量不好的纸尿裤,也会引起尿布疹。所以纸尿裤的干爽性和透气性很重要。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保持小屁股清洁干爽
   1、小宝宝身体情况良好的话,换纸尿裤时,将小屁股擦干净就行。
 2、遇有腹泻,换纸尿裤时,先用温水冲洗臀部,然后用电吹风以冷风吹干。
 3、若出现溃烂,可在清洗后用台灯照射患处数分钟,以保持干燥。
 二、勤换纸尿裤
   当遇上宝宝腹泻时更须要勤换纸尿裤。
 三、配合药物治疗
 1、由感染念珠菌而引起的尿布疹,不能随便涂抹含激素的药膏,以免恶化。
 2、洗干净臀部后涂上氧化锌药膏可消炎,同时形成保护膜。
 3、如果尿布疹一直不好,妈妈们就要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长痱子不用怕
   夏天宝宝出汗多,如果皮肤毛细孔出口被堵塞,皮肤就会发炎而长痱子。痱子多长在额头、脖子、腋下、背部等易出汗的部位,皮肤会发红并长出小疙瘩。严重时会化脓及逐渐扩大,要及早就医。要避免宝宝长痱子,需留意一下几点:
 一、勤换衣服,保持身体清洁。
 二、经常帮宝宝更换睡姿,保持背部干爽。
 三、善用痱子粉,需均匀擦在宝宝身上。如果痱子面积扩大或化脓,须立刻停用。
 
 新生宝宝4种常见的皮肤护理
 一、鹅口疮
   这是指口里出现的白色斑点状或泡沫状的膜样东西。多半是由于喂奶时不注意卫生,或者是因为宝宝服用过多抗菌素造成。鹅口疮会令宝宝感到很疼,影响吃奶,要及时就医。妈妈要注意卫生,喂奶前要洗净双手、乳房和乳头,还要勤换内衣。
 二、新生儿红斑
   新生宝宝皮肤角质层薄嫩,容易受衣服、手、唾液及空气中的杂质等外界刺激,引致经常在脸部、眼皮、前胸等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点,这些新生儿红斑过一段时间会自行消退,妈妈无需过分担心。
 三、新生儿黄疸
   宝宝出生后2到3天,皮肤会逐渐发黄,这就是新生儿黄疸,一般出生后7到10天会自然消退。吃母乳的宝宝,黄疸持续时间可能会长一些。早产儿比足月的黄疸要重一些,消退也会慢一些。如果黄疸出现得早,黄得厉害,或老是不退,就应该看医生。
 四、新生儿湿疹
 一般也叫做“廯”或“奶廯”。这种“廯”不能用治廯的药物来治疗,否则会使病情加重。现时大多数专家认为婴儿湿疹是属于过敏性皮肤损害,有的还发现具有过敏体质遗传的倾向。新生儿湿疹大约经过数周或数月后症状会逐渐减轻,一岁半后大部分能自愈。要避免引起湿疹,妈妈在照顾宝宝时便要注意:
 饮食   多数含蛋白质的食物都可引起宝宝皮肤过敏而发生湿疹,例如牛奶(包括配方奶)、鸡蛋、肉、虾等异性蛋白质。对有过敏体质遗传倾向的家庭,妈妈在哺乳期亦要注意饮食。
 外来刺激    灰尘、羽毛、动物的皮屑、植物花粉、化纤等都可能是过敏原。
 护理   宝宝营养过剩、衣着不当、环境湿热、外部刺激(包括不当洗涤用品)等都可能是诱发因素或加重病情。此外,紧记切勿滥用药物,勿随便使用单方、偏方或抗生素。
 
 护肤小法宝
 一、选择性质温和的护理用品:
 1、日常护理用品须性质温和、不含香精或酒精。
 2、替宝宝洗澡时,不要把肥皂直接抹在他的脸和手上,应稀释后才使用。
 3、浴后涂上一层薄而不含香精的婴儿润肤霜,帮助宝宝保持皮肤水分平衡。
 二、保持皮肤干爽:
 1、经常更换纸尿裤,最好选择吸收力强、不回渗、以及较柔软和透气的质料。
 2、宝宝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洗净并擦干其臀部。
 三、进行日光浴:
 1、进行日光浴时间不宜过长,最初几天只浴脚部,五分钟左右便足够。接着是腹、胸、手、头,之后是全身,时间也可渐加长,但一天不可超过30分钟。
 2、冬天选中午,夏天宜在早上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