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个“隐形杀手”又来了……

2025-02-08 15:29


近日,某明星因流感并发肺炎猝然离世的消息震动网络,其实每年这个肉眼看不见的“隐形杀手”总在全球悄然游荡。它能让学校停课、医院爆满,甚至引发跨国公共卫生警报——这就是流感(Influenza)的利害所在。

尽管与普通感冒症状相似,

但流感的破坏力远超人们想象: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

全球每年流感导致

约 300万 至500万 重症病例,

29万 至65万人死亡。


为此,小编邀请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马春成和发热门诊张熔冰医生来为大家科普流感相关知识。


什么是流感病毒?


马春成介绍  


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根据核蛋白抗原性差异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堪称“变异之王”,其表面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蛋白组合已达198种(如H1N1H3N2等)。


这种高频变异能力使其能不断突破人体免疫防线,这也是为何流感疫苗需要年年更新的根本原因。


张熔冰表示 


中医认为流感属于“时行感冒”范畴,是外感时邪疫毒所致。外感邪气从口鼻、皮毛而入,侵袭肺卫,导致肺气失宣,出现咳嗽等症状。正气不足也是重要原因,通常熬夜、饮食不规律的人群,会损伤脾胃,影响气血生化,使正气生成不足。



流感≠重感

出现这些危险信号要警惕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引起,症状较轻且进展缓慢,症状较轻。而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往往在感染后1-4天突然发作,典型表现为:


1 持续3-5天的高热(38.5℃以上)


2 剧烈头痛和全身肌肉酸痛


3 显著乏力可持续2-3周


4 干咳、咽痛等呼吸道症状



马春成提醒


广大市民朋友,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惊厥,老年人可能表现为意识模糊等非典型症状。若出现呼吸急促、胸痛、持续呕吐或意识改变,提示可能发展为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就医。



咳嗽、喷嚏都能传播病毒?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可将含病毒的飞沫喷射到2米之外。更隐蔽的是,这些飞沫在干燥环境中会形成气溶胶悬浮数小时,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物体表面病毒可存活48小时。


如何科学防护流感?

疫苗防护


每年更新的流感疫苗仍是第一道防线。疫苗接种后需2-4周产生抗体,保护效力约40-60%。虽然不能完全避免感染,但可使重症风险降低,死亡率降低。建议优先接种人群包括:孕妇、6月龄-5岁儿童、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及医务人员。



物理防御


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七步洗手法持续40秒以上)、保持1米社交距离可降低感染风险。使用含75%酒精的消毒剂对手机、钥匙等高频接触物品每日消毒。



环境控制


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可使室内空气中的病毒载量明显降低。 


中药预防


在流感高发季节,可根据个人体质,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一些具有预防作用的中药或茶饮。如体质虚弱者可用黄芪、白术、防风等中药制成玉屏风散,或泡茶饮用,以补气固表;偏于内热者,可用金银花、连翘、薄荷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药物来预防。



艾灸、按摩穴位:艾灸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可激发人体阳气,增强免疫力。还可按摩风池、迎香、大椎等穴位,能起到疏通经络、预防感冒的作用。


专科医生提醒

 48小时内的治疗真的很关键  


确诊流感后,应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服用抗流感药物。及时用药可明显缩短病程,降低产生并发症的概率。但需注意:


1 抗生素对流感无效。


2  准确中医辨证:流感在中医有不同证型,如风寒袭表、风寒化热、风温袭表、湿热蕴结、肺热壅盛、热毒闭肺、外寒内热、外寒内饮、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等。准确中医辨证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治疗时要辨别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给予准确的治疗方案。


流感重症高危人群有哪些?



1 年龄≥65岁的老人:老年人罹患流感后易出现严重并发症,面临较高的重症和死亡风险。


2 年龄<5岁的儿童,尤其是<2岁的儿童:5岁以下儿童感染流感易出现重症可导致死亡。


3 孕妇或产妇(包括分娩及流产后2周内):由于机体的免疫和生理上出现变化,可能导致孕产妇罹患流感时严重程度增加,病死率显著高于非妊娠期育龄妇女,并增加孕妇死产风险。


4 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包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心血管疾病(不包括单独的高血压)、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神经系统及神经疾病、恶性肿瘤或免疫抑制患者,包括药物所致或HIV感染等。与同龄健康人相比,这些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感染流感后,更易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其流感相关住院率和超额死亡率更高。


5肥胖者(体重指数>30kg/m2):肥胖者感染流感,发生肺炎、住院、入住ICU及死亡的风险增加。


现今

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流动加剧,

流感大流行的风险持续存在,

采取科学防控措施 

既是对个人健康负责,

也是构建公共卫生健康的重要一环。


指导医生及便民服务链接


马春成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张熔冰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发热门诊主治中医师



供稿:发热门诊 张熔冰

初审:感染性疾病科 马春成

编审(二级):宣传统战科 刘森

审发(三级):宣传统战科 余敏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