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与小针刀疗法

2008-03-26 00:00

颈肩腰腿痛是骨科门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外科门诊的80%,西医的诊疗方法是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三位一体予以确诊,手术在诊断明确、指征明确的情况下会得到确切的疗效。但是这部分病例在颈肩腰腿痛的门诊病例中,仅占2-5%。而95%以上的病例不宜(或不适合)手术治疗,宜适用保守治疗,但是对于这大约95%的病例,西医除了开药,物理治疗、封闭治疗等外,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不多,况且目前所有“大医院”的大医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占5%的病例上,比如有手术指征的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结核、肿瘤等等。这些病有明确的手术指征,诊断依据,疗效确切,技术复杂,能集中体现医生的手术水平,技术含量高。但由于中国的人口多、基数大,对于大医院来讲,5%也做不完,所以无暇顾及95%,但是做为占颈肩腰腿痛门诊的绝大数病人,除了上述西医的对症治疗外,中医的保守治疗,诸如:按摩、针灸、中药等等。均有一定疗效,但作用不够直接、复发率高、费时费钱。
  小针刀疗法(acupotomy)是中医传统针刺疗法与现代手术治疗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技术。其理论基础包含了一些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和运动系统疼痛性病变新的理论认识。这一疗法由朱汉章医生首创,87年以来在全国推广,20年来的医疗实践和数百万病例验证,对于颈肩、背脊、腰腿以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小针刀是一种操作简单、痛苦小、生理干扰小,花钱少,省时见效快的有效治疗方法。
  小针刀是对传统针刺疗法的发展其针体与传统针相同,但其尖端是一0.8毫米的平刃,这样一来,小针刀对穴位不单纯是刺激作用,而是能进行剥离、疏离、松解,运用中医的整体观点,利用小针,疏筋活肌,通涤气血,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中医所阐述的机理。其治疗机理还不仅限于此,因其尖端为一平刃,故在治疗时,可以起到分离切割作用,达到无创手术的目的。另外,软组织受损伤后,包括急性外伤及慢性劳损可引起肌纤维、微血管韧带肌腱附点的撕裂、出血、嵌压炎性渗出、水肿、坏死等,人体在修复过程路会发生粘连、疤痕、挛缩,破坏了生物力学的平恒,产生疼痛性功能障碍,进入恶性循环,不断加重病情,小针刀切开粘连,松解肌肉切开疤痕,强化功能锻炼,在微创机制上,恢复机体原有平衡状态,改善活动功能,改善血运,使疼痛症状迅速缓解。其主要作用:松解组织粘连、消除硬结条索、减轻组织压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加快水肿吸收、解除血管神经卡压,达到消炎镇痛、祛除麻木、恢复功能的目的。其适应症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网球肘、膝关节骨刺、跟骨痛、腱鞘炎、各部位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偏头痛、眩晕症、颈腰椎术后综合征等。
  我科多年来一直开展小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病例,现已治疗约1000余例,均获得满意的效果,在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典型病例举例:
  陈某某,男,39岁,江门新会人。2007年1月一天起床后,自觉颈部不能活动。到当地医院按摩后,反觉疼痛加重,后又行针灸治疗3天,稍有减轻,但颈部仍不能活动,旋转困难,有来院脊柱外科门诊求治,董主任详细查体后,诊断为颈椎小关节滑膜嵌顿。即行小针刀治疗后,即可旋转头颈部。三天后痊愈。两周后随访,一直很好,未复发。
  周某某,女性,59岁,因“反复腰痛伴跛行7年”  来诊,当地医院曾一度诊断为: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痛下决心准备了6万块来做手术,入院后,经认真查体及影像学全面检查,董主任发现MRI所示:腰椎椎管狭窄程度和体查并不完全相符,从一张普通腰椎平片上来看,发现患者腰椎前突很明显,仔细查体后发现患者腰肌皮肤非常紧张并明显增厚,董彦主任认为患者是一例“腰背筋膜增厚症”患者,可以尝试先行小针刀治疗,第一次行小针刀患者就觉得腰部轻了很多,可以弯下腰,为加强疗效,共行三次,患者就满意得要求出院。1月后复诊腰痛再无反复。
  患者金某某,男性,韩国人,因在半年前健身时,击打沙包后出现右肩疼痛,未予重视,后渐觉疼痛加重,因为工作忙加之怕痛右肩很少活动,半年后右肩无法抬起,连梳头发都做不到,经人介绍慕名来我科门诊求治,董主任查后诊断为“肱三头肌肌腱陈旧性损伤”,在肩部三角头肌止点外行小针刀治疗后,患者即觉右肩活动范围较前加大,而且止痛效果非常好,另外在麻醉下又行手法松解术一次,患者仅住了一天,就可以继续上班工作,费用为1000元。随访三个月效果一直很好,右肩的功能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