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行医 医者本分

2014-05-28 00:00

    原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医学博士、外科主任医师刘兴国同志于2013年4月退役后,来到我院外一科工作。
    26年的军旅生涯,让刘兴国同志历练出服从命令的军人天职和敢打硬仗的军人素养。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他始终坚持病人的需要就是命令,每一次手术、每一次抢救急危重患者就是一场战役。他手机每天保持24小时畅通,病人需要都能随叫随到,不管夜多深、雨多大、路多远,他都会义无返顾地第一时间往科室赶、往病房赶、往手术室赶。
    今年4月的一天,白天刘兴国同志连续做了三台大手术,一台胃癌、一台结肠癌和一台肝切除术,手术从早上9点开始,一直做到下午6点半。做完手术、处理完病人后回家准备休息,值班医师打来电话,急诊室来了一位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脾胃病科紧急胃镜检查止不住血,他迅速赶往科室,组织、指导科室人员进行抢救,并果断为患者成功实施门奇断流术,手术直到次日凌晨3点多才结束。由于处置及时,患者转危为安,术后恢复良好。
    有人说他天生手巧,其实他更同意那句话“成功依靠的是99%的汗水”。自从去年4月担任外一科主任工作以来,他既感到光荣,也感到了责任重大。为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为了尽快带出一支技术过硬的队伍,他经常是早上8点多进手术室,傍晚五六点钟出来。手术时不觉得累,不觉得饿,可是一下手术台整个人都快散架了。极度疲劳之后,不想吃饭,不想喝水,甚至连觉都睡不着。就这样,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填补了我院许多相关技术空白。
    作为一名受党培养、教育多年的退役军人、一名医生,他始终牢记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自觉筑牢抵御诱惑的思想防线,不断提升德技双馨的人格魅力。他认为医乃仁术,在这个职业上良心最重要,他所说的良心,实质上就是医疗卫生这个特殊职业所要求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这是底线,必须坚守。他最崇尚药圣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对医疗职业道德的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所以他一直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来开展工作,把患者生命安全、生命质量放在首位。
    从医20多年来,他从来不收红包,不拿药品回扣,不开大处方,从不随意检查。一个医生,如果把钱看重了,就会把病人看轻,身为基层医务工作者,面对的是收入一般的普通百姓,他们一旦生病,不光自己的健康受影响,甚至家人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如果医生不能严于律己,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不仅会苦了病人,还会破坏医务工作者在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形象,很难让群众信赖。
    今年2月的某天上午,来自恩平市的梁女士在出院当天来到医生办公室,给刘兴国博士送上了写有“廉洁行医,妙手回春”的锦旗。
    梁女士是一个复杂的肝内外胆管结石合并肝脏肥大萎缩综合征的患者,十多年来,这里看看,那里治治,不仅病没有治好,而且弄得自己对康复一点信心都没有。后来经过朋友介绍,走进了我院找到刘兴国博士求诊。刘兴国博士在详细了解梁女士的病情并对其进行检查后,最后确诊为肝内外胆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肝脏肥大萎缩综合征,刘博士建议她先进行消炎治疗,控制急性胆管炎、减少术后并发症,然后再施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左半肝切除术。听完刘博士的详细分析后,梁女士思量再三这才决定按照他的方案进行治疗,而治疗结果也让这位过去十多年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非常满意,手术取出胆管结石达300多克。在出院前夕,梁女士和爱人一起来到医生办公室,再三表示感谢后,将一个鼓鼓的红包硬是往刘博士工作服口袋里塞。刘博为他们的真情而感动,反复给他们解释:“治病救人是我们做医生的天职,不收红包既是医院的纪律规定,也是我们做医生的本分。”终于说复了梁女士收回了红包。出院当天,她和家人特意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许多患者说刘兴国是他们的贴心人,很多同事也夸他医患关系好。他说:“其实,我心里明白,我只不过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对患者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多一点换位思考罢了”。
    刘兴国忘不了有个患者在出院时拉着他的手说,“您一定要注意身体,您健康了,才能救我们的命”。他忘不了这么多年来患者们对他的一片真情,他说:“就冲着这份理解和信任,我要继续努力,让更多的患者恢复健康,愉快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