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 科室动态

首页>科室介绍>医技>医学检验科>科室动态

  我科近期在血细胞分析检测中发现1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典型病例.这名患者为我院住院病人,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其进行检测,发现血小板数量十分低,再次复查时血小板更是显低,手工涂片染色镜检查发现有大量血小板聚集成团。经与主管医生沟通,换用枸橼酸盐抗凝剂再次采血复查,结果血小板数量正常,由此我们推断这是1例典型的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EDTA抗凝剂是目前最常用的血细胞分析抗凝剂,其对血液标本中的细胞形态影响非常小,并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EDTA作为血细胞分析仪首选抗凝剂。但EDTA有时可引起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使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无法对它们进行准确识别,从而造成检测值大大低于真实值,这种由EDTA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的现象被称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目前国外报道发生率为0.07%~1%,国内报道为0.77%。
  研究表明,其发生是由于EDTA抗凝剂能免疫介导血液中出现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使血小板互相凝集,抗凝时间越长,室内温度越低,血小板聚集现象越严重。另外,EDTA可导致血小板活化,因而改变血小板膜表面某种隐匿性抗原构象,促使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聚集。目前国际常用的血液分析仪对于血小板的检测主要以电阻抗法为原理,根据血小板体积大小产生的脉冲来计数,当血小板发生聚集时,其体积增大以至仪器无法识别,导致血小板测定结果大大偏低,甚至把一些体积与白细胞相似的血小板聚集体误认为白细胞,因此往往也会同时出现白细胞数值比真实值高的现象。这种现象多发生在肿瘤病人、自身免疫病、肺心病、晚期孕妇、肝病、毒血症及一些不明原因疾病的患者。
  为了提升全科人员的检测水平,引起大家对同类项目的关注,检验科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学习讨论,同时还制订了相应措施,加强对日常血细胞分析中血小板减低的标本均应注意仪器的报警提示、血小板直方图或分类散点图,同时涂片染色后显微镜镜检,判断是否有聚集的血小板现象,以避免EDTA导致的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发生,保证PLT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测报告。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t662910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