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针牙膏是不少人的童年回忆。特别是广东省的人们容易上火牙痛,牙龈出血,因此对两面针牙膏记忆犹深。两面针最早以蔓椒的名称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说到两面针,可能大家印象都是在广告里那个长满针刺的叶子,但其实它是一味药用部位是根的中药,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的根。别名:双面针、上山虎、下山虎。生于较干燥的山坡灌木丛中或疏林中。全年可采收,挖取根部,洗净,切成片块或短段,晒干。分布于广东省及福建、台湾、云南、贵州、湖南、广西、海南等地。

味苦、辛,性平;有小毒。归肝、胃经。具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跌扑损伤,胃痛,牙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外治烧烫伤等症。
原植物:
为木质藤本,长可达5m或过之;茎、枝、叶轴下面均有长1-2.5mm的弯钩状皮刺。叶互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叶轴无毛;小叶5-11片,对生;厚革质,阔卵形或阔椭圆形,长4.5-11cm,宽2.5-6cm,顶端骤然渐尖,尖头钝或微凹,基部圆或有时阔楔尖,边缘有疏离的圆齿或近全缘,干时上面光亮;中脉在上面平坦或微凸,下面凸出,两面或仅下面有皮刺。春季开花;花小,青绿色,单性,排成腋生、长2-8cm的圆锥状聚伞花序,总轴及其分枝均被柔毛;萼片4枚,阔卵形,长不及1mm;花瓣4片,卵状椭圆形,长2-3mm;雄蕊4枚,在雄花中伸出,药隔顶端有凸尖,在雌花中呈鳞片状或完全消失。蓇葖果通常由1或2个成熟心皮组成,紫红色或紫裸色,干后有皱纹和腺点,顶端有或无喙状尖头。种子球形,直径5-6mm,褐色。

中药饮片:
本品为厚片或圆柱形短段,长2~20cm,厚0.5~6(10)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黄色,有鲜黄色或黄褐色类圆形皮孔样斑痕。切面较光滑,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黄色,可见同心性环纹和密集的小孔。质坚硬。气微香,味辛辣麻舌而苦。


单面针:为芸香科植物单面针的根。又名山枇杷、山椒根。区别:叶厚纸质或近革质,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两侧略不等,叶下面中脉上有时有勾刺。根的木质部坚实细结,黄白色。味辛苦。

我院的自制制剂中的散瘀止痛膏,里面就有两面针这味中药。适用于跌打早中期的瘀肿,能够祛瘀、消肿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