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人患热射病住进ICU
医护人员抓住“黄金2小时”抢救患者

近日,50岁的热射病患者李先生终于从“鬼门关”走出来,回忆起重症中暑的经历,他说:“真的太难受了!”一个月前,李先生在工作中突然意识不清、抽搐、呼吸困难,被工友呼叫120送到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急诊科救治,急诊科医生接诊后,初步判断李先生为热射病。经过初步抢救,李先生被送入ICU(重症医学科)。
体温40℃、昏迷、抽搐、休克、无尿、出血……面对李先生的危急情况,该院ICU副主任医师刘伟盛带领团队与“死神”抢人,为其切断高热引起的恶性循环,尽早降温,防治严重并发症,经抢救处理后,患者神志转清、抽搐控制、尿量恢复。经过紧急的“生死营救”,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拯救了一个家庭的“支柱”。
李先生是一名建筑工人,7月中旬,他正在户外作业,突然意识不清、抽搐、呼吸困难、大便失禁。工友见状,赶紧拨打120,将其送至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急诊科救治。当患者被送到急诊科时,体温已达到40℃,情况危急,医生进一步辅助检查提示其情况不容乐观:休克、血肌钙和CK-MB升高、消化道出血、淀粉酶高、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升高、无尿)、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急剧下降)、横纹肌溶解(CK及血肌红蛋白异常升高)等。
刘伟盛表示,患者被确诊为热射病,该病是重症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且患者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病情极其危重,死亡率高,需及时送至ICU抢救治疗。
▲医护人员抢救患者
刘伟盛介绍,热射病是与高温高湿相关的急危重症,临床表现为体温显著升高,一般升至40℃以上,出现无汗、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
然而,并非只有室外暴晒才会导致热射病,在家中厨房、午睡卧室、室内工作车间等,都有可能成为“被热进医院”的场所。
“患者不一定经暴晒致病。”刘伟盛表示,“在高温高湿的密闭环境下,长期工作或生活,缺少通风,也容易出现中暑或热射病。”
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两种类型。劳力型热射病指的是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高温天气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烈日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非劳力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是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
而李先生属于劳力型热射病,在户外作业中突然晕倒,很快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热射病并发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情发展极其迅猛,6—12小时可进入不可逆状态,如不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可高达60%以上。
时间就是生命!其中,防治MODS是关键。要想救治李先生,首要的是切断高热引起的恶性循环,必须尽早降温,尽早治疗严重并发症,包括休克、颅压升高、循环及呼吸衰竭、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凝血功能异常等。
气管插管予气道保护及氧疗、控制癫痫、镇静镇痛、脱水降颅内压、血液净化、输注血制品补充凝血因子……经过ICU团队一系列及时有效的操作,让李先生30分钟内核心体温降到39℃以下,并把握“黄金2小时”,即2小时内使患者核心体温降至38.5℃以下。
▲团队查房并讨论病情
“治疗热射病原则包含‘十早一禁’。”刘伟盛介绍,其中包括:早降温、早扩容、早血液净化、早镇静、早气管插管、早补凝抗凝、早抗炎、早肠内营养、早脱水、早免疫调理,并在凝血功能紊乱期禁止手术。
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ICU团队为李先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数次把他从“鬼门关”拉回。目前,李先生神志已经转清,不再抽搐,尿量恢复,情况一天天好转。刘伟盛为李先生的好转感到欣慰,同时提醒广大市民,关注热射病的“九大误区”:高热处理不及时;非剧烈运动、非最高温不会产生热射病;不是夏天不会中暑;清醒就好了,化验单正常就没事了;降温未达标;没有尽早转入ICU;没有尽早进行血液净化;没有早期气管插管;早期手术。他说,“热射病一定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专业人员帮助。”
重症中暑如何急救?
据了解,中暑根据病情程度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热射病)。刘伟盛介绍,先兆中暑的情况表现为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发现这一情况后,应立刻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散热和休息,喝一些淡盐水补充水分,一般短时间内就能恢复。热射病的情况则表现为在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运动,出现昏迷、抽搐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以及核心温度超过40℃等情况。出现上述情况要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进行冰水擦拭,及时拨打医院急救电话。
刘伟盛说,热射病发病与3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无风环境。
在高温情况下,尽量避免出门暴晒,如必须在室外工作,也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如戴遮阳帽、间断工作、多喝水补液等。室内环境应尽量保持通风凉爽,有条件时可用空调适当降低室内温度,如果没有空调,尽量打开门窗,用风扇等保持室内通风。
“救治重症中暑患者,第一原则是让病患得到积极有效的降温。”刘伟盛强调,发现病患后,应该第一时间将病患脱离‘三高’环境,移到阴凉通风处;脱去衣物装备;扇风加速蒸发对流。
他说,如果条件允许,可进行体表降温:
1、凉水喷洒或用浸湿的毛巾擦拭全身;
2、用50%酒精擦浴;
3、头部戴冰帽或用冰袋敷;
4、在双颈部、腹股沟和腋下放冰袋;
5、冷水浸浴,在现场早期处置中推荐“边降温边转运”原则,当降温与转运存在冲突时,应遵循“降温第一,转运第二”的原则。
文章来源:江门日报
编辑:黄玉妍 刘森
审核:伍方红

互联网医院:
点击即可发起免费咨询
医院地址:广东省江门市华园东路30号
急救电话:0750-3513223、3556120
客服热线:0750-3685151(上班时间 8:00-12:00、14:30-17:30)
医院总机:0750-3509898 转各科
预约挂号:0750-3685151(上班时间 8:00-12:00、14:30-17:30)
官方网站:http://www.51ht.com
公共交通:7路车、20路车、32路车、43路车、52路车、113路车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