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抢救一名心跳骤停近十分钟患者的现场直击
训练场地发病现场
“感谢你们,感谢五邑中医院的医护人员,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在爱妻及亲人的簇拥下,年仅28岁的民警王鹤含着激动的泪花一直重复着这句话,与前来探望他的我院急救中心、综合ICU、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及心血管科的医护人员逐一握手。这位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年轻生命,俊朗刚强的外表难掩内心感动的心情。
11月22日下午4时,任职警察的王鹤象往常一样参加了单位组织的训练活动,平时就热爱运动的他在训练场上总是积极活泼,得心应手,万没想到死神竟会突然降临到自己头上。4时多,伴随着一声惊叫,王鹤1.76米的个头瞬间倒地,意识丧失、不省人事。惊恐的现场同事第一时间拔通了我院急诊科电话。与此同时,同事们迅速地将他抬上警车,一路呼啸地向我院急诊科奔驰,4时15分警车到达急诊科,此时距王鹤发病已过去了近6分钟。
急救中心抢救现场
接到消息后,廖晓春副院长一边朝着急救中心奔去,一边电话通知心血管科杨海玉主任、呼吸内科惠萍主任、神经内科余尚贞主任等专家立刻赶到急诊科参加抢救。
在急诊科,一场年轻民警宝贵生命与死神的争夺战随即展开。早已准备好的急诊科医护人员,各就各位有条不紊展开紧急紧抢救。经初步检查,王鹤心脏已停止跳动、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血压为零,心电监护显示室颤。
平日训练有素的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对王鹤进行人工心脏按压,黎忠于、张黎辉二位医生在短短的1、2分钟内快速准确地为王鹤实施了气管插管、接通呼吸机,段群力护士长带领护士们迅速地建立了双静脉通道,并根据医瞩熟练地将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碳酸氢钠等抢救药物经静脉注入了王鹤体内,同时快速地接好了心脏除颤仪,并给王鹤带上冰帽实施脑保护。
准备除颤。“360J,已准备好”;“准备,放”。一次、二次、三次……,医嘱声、命令声此起彼落。随着现场7、8分钟有条不紊的抢救,王鹤的心脏在人们期待的中开始有了反应。
“恢复心律了”,人群中不知谁轻轻地喊了一句。然而,刚刚恢复的心律1分钟后又转成了室颤。再次除颤,“360J,准备好”;“准备,放”;医瞩的吩咐声、与一次次心电除颤命令声在这里谱写着一首抢救生命的特殊交响曲。
等待总是漫长的,又经过了一次次的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使用与数次的除颤,王鹤心跳终于稳定了下来,随后血压回复到100/69mmHg,心率157次/分。
这时的王鹤尽管恢复了心跳,但心率仍极不稳定,无自主呼吸,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光反射消失,头颅CT提示广泛脑水肿。这些征象表明王鹤的生命仍处于垂危之中,已恢复跳动的心脏随时都可能再次停跳。更何况,一次成功的抢救并不仅是心跳和呼吸的恢复,而是更高一级的生命支持和接下来的大脑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保证。为此,抢救组当即决定把王鹤送入综合ICU作进一步的救治。
综合ICU救治现场
5时47分,王鹤被送进了综合ICU。此时王鹤的心律、心率、血压、呼吸仍处于极不稳定状态,不时地四肢抽搐,民警年轻的生命仍在死亡边缘徘徊。
忙碌了一整天的廖副院长仍坚持在指挥抢救的第一线,尽管夜幕降临,繁星泛起,饥肠辘辘的他又亲自组织综合ICU的伍方红主任和ICU的医护人员及医院的各有关专家连夜会诊,并请来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刘平主任指导,制定出最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力求稳定生命并使患者的大脑及重要脏器功能得到保护,并就如何做好抗心律失常、减轻脑水肿、控制癫痫等救治举措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经过有效的综合救治,王鹤在第二天就恢复了自主呼吸,心律相对平稳,并再也没有出现抽搐症状,第三天撤离了呼吸机。但由于广泛严重的脑水肿导致缺血缺氧性脑病,神志不清的王鹤仍极度烦躁不安,无法配合治疗。
综合ICU的医护人员24小时像呵护初生婴儿一样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及血糖、记录每小时尿量、每小时翻身拍背、吸痰预防坠积性肺炎、防褥疮……。为促使他的大脑功能尽快恢复,又保护烦躁不安的王鹤的安全,综合ICU的医护人员每天不辞劳苦地亲自进入高压氧仓陪他进行高压氧治疗,并多次组织会诊讨论、研究和调整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方案,定期观察,做好治疗效果的评估。
在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下,在同事、家人的期盼中,王鹤的病情一天天地好转,两周后已可下地行走。为了促使大脑功能的尽快恢复,已恢复部分记忆及恢复基本自理能力的王鹤迈出了综合ICU的大门,转入神经内科作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神经内科康复现场
初初转入神经内科进入康复治疗阶段的王鹤,运动能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等均比较差,智力只是相等于一个幼儿,连最简单的个位加法计算都需医护人员反复数次调教才能完成。
面对这么一个“大孩子”,神经内科的专家们一刻也没有放弃,康复科徐亚林博士后亲自为王鹤设计治疗方案,充分采用中医传统康复方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为王鹤进行综合的脑功能康复治疗,……。王鹤也不负重望一天一天地好转。 日前,在神经内科康复病房,王鹤的“奇迹生还”除了令省医学专家感到“惊奇”外,还引起了市电视台“新闻共同睇”节目组、江门日报等媒体的关注,在众记者的“考核”下,他对答如流,谈笑风生。镜头和麦克风面前的王鹤让众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位曾因严重的心率失常、心跳骤停近十分钟,是五邑中医院医护人员仅仅在二十天前经过奋力抢救,刚从死亡线上拉回的患者。
在2006年即将过去之际,接近完全康复的王鹤在爱妻及亲人的簇拥下,发自内心讲出了本文开头的一段感言。
相关链接:心脏骤停等原因导致脑血流中断,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脑细胞代谢会立即发生障碍,并导致脑的功能严重损害。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证实,神经细胞在完全缺血、缺氧后十几秒即出现电位变化,20秒则大脑皮质的生物电活动消失,30~90秒,小脑及延髓的生物电活动亦消失, 3分钟出现脑水肿,4分钟出现不可逆脑损害,8分钟出现脑死亡。这类病人的抢救治疗如不及时、不正规,患者即使存活也会遗留明显大脑损伤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聋、盲、哑、脑性瘫痪、植物人状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