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如诗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眨眼间,霜降已过
寒意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来到我们身边
立冬,悄然而至
草木凋零,蛰虫休眠
万物活动趋向休止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预示着冬季的开始,冬季是四季中最冷的季节,气候寒冷、干燥。
省名中医杜发斌主任说:从阴阳的角度讲,冬季是属于阴盛阳衰的季节,此时人体阳气也随之潜伏于内,立冬为冬之始,冬要养阳、藏阳,补肾藏精,养精蓄锐,为来年的身体健康埋下根基,养生保健就显得更为重要。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古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立冬养生以收敛阳气为基础,起居调养应以“养藏”为主。
立冬有三候
一候水始冰
▲在北方,水面开始凝结成薄冰,还不坚硬。
二候地始冻
▲地表的土地开始冻结,阳气沉降到更深的土中。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
立冬习俗
北方吃饺子
在北方立冬有吃水饺的风俗。立冬时,包饺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那么,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
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
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同时,古代认为瓜代表结实,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
南方热补
而在我国的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
“立冬补冬”是民间数千年的习俗,一到立冬,我们广东老百姓就会结伴去打边炉(广东老百姓称火锅为打边炉)吃羊肉,热热闹闹地开怀大吃;广东人重汤头,因此粤式的打边炉自然也以好的高汤为底,加上各式海鲜、山珍入味,蘸料则以沙茶酱为主。
而立冬后,不少人也会把珍藏的高丽参、鹿茸找出来准备进补。
立冬养生——藏阳气养阴精,重在补肾润肺健脾胃
起居:宜早睡晚起,保持充足睡眠
早睡可以养护阳气,而晚起可以固护阴精。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以的,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年轻人要避免夜生活丰富,睡觉过晚。老年人要避免晨练起得太早。
情志:宜恬淡安静、调养精神
中医讲究入冬后,要保持精神情绪的恬淡安静,避免烦扰,这样可以使得神气内收,有利于体内阳气得以潜藏。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同时,要多晒太阳。
运动:宜适当锻炼,激发身体潜能
立冬后,锻炼要避免高强度运动,动静结合,适宜打坐、瑜伽、慢跑、八段锦、五禽戏、太极等运动,运动时只宜微微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适当运动可以更好的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从而疏通经络、调和脏腑气血,达到增强体质、激发身体潜能的目的。
最好在上午9至10时以后或下午4至5时进行锻炼,还要避免在大风降温天外出,不要长时间呆在室外。
饮食:宜温补,但要适量
冬季是闭藏精气的时节,五行属水,对应的脏腑是肾,人体的气深藏于脏腑,消化吸收能力很强,对于事物营养的需求也比较高,容易饿,适合进补,也适合长膘。说白了,冬天到了,可以着手进补啦!
肉类比较适合的有羊肉、牛肉、鹅肉;
蔬菜可选择根类、块茎类或豆类,如土豆、番薯、山药、白萝卜、胡萝卜、芋头、莲藕、黄豆等;
水果建议吃柚子、橘子、葡萄、苹果等;
还要多吃一些以“黑色”为主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海参等,这些黑色食物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以及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硒等矿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但要注意适可而止,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多吃,否则影响肠胃功能。
虽已立冬,但广东天气仍较温热,气候干燥,进补要适量,清补亦可以。
立冬进补有“膏”招
冬令膏方是中国传统中医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因人而异,“一人一方一膏”。
膏方具有调理阴阳气血、扶正补虚、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美容养颜的作用;
服用方便(不需煎)、口感适宜、适应症广泛;
膏方在中医理论里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
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高级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适合体弱多病的亚健康人群、体质虚弱的儿童、慢性病患者,有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疾病的患者。
推荐两款进补药膳
当归生姜羊肉汤
食材:羊肉500克、当归50克、生姜100克,也可以酌加:生黄芪、党参、陈皮、山药、白术等各25克。
做法:
1.先用冷水煮羊肉,放入料酒、姜、葱,将羊肉煮去血水洗净备用;
2.然后将所有材料置入砂锅慢炖三至四小时;
3.最后调入适量盐,即可。
功效:温中补血,调经散寒,补益脾胃
百合红枣粥
食材:百合10克、山药15克、薏仁20克、红枣10个。
做法:先把百合用开水泡一次。将江米淘净,与百合、红枣用文火缓熬成粥。加白糖适量即成。
功效:健脾祛湿,生津润肺,养血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