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 科室动态

首页>科室介绍>其他>康复医学科>科室动态


2020年3月27日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传统医药

“余氏针刺三法”

被列为蓬江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余氏针刺三法”是江门市名中医余伯亮教授为代表的一脉数代人积累、传承、完善的针灸学术经验与实践体系,是五邑地区针灸学术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在广东省、江西省针灸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此次成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助于该疗法的保护、传承、传播和发展,对广大患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1、余伯亮教授为此针法创始人


  余伯亮教授是“余氏针刺三法”的集大成者。他自幼秉承家传,认真研习歧黄,并于1977年成为江西中医学院文革后首届学生,系统接受中医学习,深入研究各家针灸学术思想。余伯亮教授早期行医从教在江西,并于本世纪初以特殊高层次人才引进江门,悬壶于岭南五邑。余伯亮在40余年的临床和教育生涯中,总结并完善了“针刺三法”理论及实践体系。


▲“余氏针刺三法”创始人余伯亮(右)与传承人林海波(左)



2、何为 “针刺三法”?


  “针刺三法”源于《黄帝内经》,注重以神调神、以意导气,其具体内容为:多针浅刺、通调任督、住痛解难。其中,“多针浅刺”以“调和阴阳”为纲,以“多穴针刺、透皮即止”为特点,通过皮部治疗脏腑,刺激量小,基本无痛,是无痛针灸发展史上一大飞跃。“通调任督”指通过调节任督小周天来调和一身之阴阳,用治神经系统疾病屡获神效;“住痛解难”法是以治疗疼痛和临床难治、久治之症时采用的一系列治疗方法,它适用的范围广泛,方法多变,往往以奇制胜。常常是把毫针刺法、刃针刺法、艾灸疗法、正骨理筋、中药等相互结合为用,针对一些疑难杂病有较好效果。多年来,“针刺三法”解疑难无数,救顽疾甚多,患者覆盖范围达国内外多个省市和国家,广受赞誉。


▲余文秀收藏的黄石屏《针灸诠述》(石屏祖籍地江西省清江县人民医院出版,目前是绝版)



3、历史悠久,渐成体系;团队传承,源远流长;平台保护,行稳致远


  “针刺三法”经历了数代人逾百年的传承与创新。黄石屏是清末民初的针灸大家,其针技精湛,驰誉国内外,晚年所著《针灸诠述》蕴含了“针刺三法”的雏形。经历家传和师承等逐步积累,到余伯亮这一代,总结并完善了“针刺三法”理论及实践体系,是“针刺三法”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五邑中医院康复科林海波主任则是该疗法代表传承人之一。林海波博士在全国针灸名家魏稼教授的引荐下, 2003年正式师从余伯亮,且在2010年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开展国家级师承的相关学术工作,是“余氏针刺三法”的悉心学习者、娴熟应用者和积极推广者。2017年,“余氏针刺三法”的研究内容及其成果得到国家认可,获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林海波任工作室负责人,带领工作室全体成员,以一个团队的形式对“针刺三法”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系统挖掘、整理、传承和推广。五邑中医院一直致力于各学术流派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现形成五大流派,百家争鸣,薪火相传。


▲广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余伯亮)授牌仪式,左为余伯亮教授,中为左万里院长,右为工作室负责人林海波主任。2018年7月,工作室升级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传承工作室弟子们给导师余伯亮主任献花


  林海波作为主要传承人,他介绍:“余氏针刺三法”具有五大特点:发源于《内经》经典,理论基础扎实;取材于家传院校,营养来源丰富;受验于临床实践,实际疗效卓越;成熟于五邑侨乡,获益群众广泛;发展于蓬勃时代,拓展前景广阔。




4、余氏针刺三法是五邑地区极具代表性的针灸理法体系


      余氏针刺三法多年来解疑难无数,救顽疾甚多,患者覆盖范围达国内外多个省市和国家,在广东省、江西省针灸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是中医针灸学的宝贵财富。院长左万里代表“项目保护单位”介绍到,余氏针刺三法成为非遗项目,它在学术升华、临床实践和地域提升均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值得我们去系统挖掘、细致整理、悉心传承和积极推广,让更多群众受益。

林海波博士带领传承工作室弟子们查房




文章来源:康复科

作者:钟淑芬  

编辑整理:冯晓琳、刘森

审核:林海波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

  新冠肺炎咨询: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点击公众号菜单

即可发起免费咨询

医院地址:广东省江门市华园东路30号

急救电话:0750-3513223、3556120

客服热线:0750-3685151(上班时间)

医院总机:0750-3509898 转各科

预约挂号:0750-3685151、12580或114

官方网站:http://www.51ht.com

公共交通:7路车、20路车、32路车、43路车、52路车、113路车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t662433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