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以“红色动力”助抗疫、促发展
党建引领战疫情 凝心聚力当先锋

疫情下,他们以身为墙,筑起防疫的堡垒;日常中,他们以爱为名,护佑千家万户的幸福。正是因为有了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光明与希望一次次撒向人间。
长期以来,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坚持党建引领,以“红色动力”助抗疫、促发展。广大医务人员响应党的号召,凝心聚力当先锋,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抚慰伤痛、呵护病患,为增进江门人民健康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一名医生,他们比别人更早发现生命的重量,因为见过满怀希望的新生;他们比别人更早看到生命的脆弱,因为见过平静下的焦灼,也见过笑容背后的苦涩。一次次挑战极限,一个个漫漫长夜,一趟趟风雨兼程,最终,换来的是那道“生”的光亮。
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危急时刻,该院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夜以继日、不畏艰险,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战斗,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人民。他们是最美的白衣战士,是江门人民共同的骄傲,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姓名:何明亮
医龄:19年
党龄:19年
荣誉:2021年市直机关工委“优秀共产党员”、江门市五邑中医院2020年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连续7年被医院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也是急危重病人的入口,“急、忙、乱”是其突出特点,要求医生能吃苦、敢冲锋、有活力。同时,作为战“疫”第一线,急诊科工作任务重、强度大、风险高,但全体医务工作者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们还参与支援抗疫前线,成为抗疫的先锋力量。
何明亮就是“急救先锋”的其中一员。他把党员的“冲锋在前”与急诊科医生的“救死扶伤”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急救先锋”的典型,带头做到“能吃苦、敢冲锋、胆够大、心要细”。他以实际行动服从大局,以大度豁达淡化荣誉,以最大热情、最强干劲投入到每一场“战斗”中。正如他常对同事说的那样:“鲜花未必有我,但抗疫一定有我。”
▲何明亮乘直升飞机出急诊
7月9日,蓬江区白沙街道划定部分中、高风险区后,看病就医成了不少居民担忧的事。在江门市卫生健康局的统筹下,该院120配合开辟优先关爱的“绿色通道”,疫情下全链条保障市民平安。
一个5岁的小孩,因呛到出现呼吸困难。在120指挥协调下,该科医务人员冒着风险进入封控区,对小孩进行现场急救,随后送医院作进一步诊治。其间,医务科迅速组织耳鼻喉科、肺病科、发热门诊和急诊科等多位专家会诊,出车医生张弘一直陪同患儿,长达5个小时后才吃饭,最后患儿经观察情况好转后当晚送回家,让疫情下的市民仍然有“医”靠。
从医19年来,何明亮尽可能地对每一个病患给予同情心和同理心。几年前的一个节假日,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坐在妈妈的人力三轮车后,被一辆泥头车碾压。当何明亮进入抢救室,见到的那一幕可以用恐怖、震撼来形容。几分钟之间,小女孩迅速由狂躁变成昏迷,心率由快到慢,再接近停止。怀着沉重而矛盾的心情,何明亮跟大家说绝不放弃!经过团队努力,小女孩得以送入ICU作进一步治疗,但最终因伤势太重去世了。何明亮哽咽着说:“为医者都有很多无奈,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无奈,让生的希望尽可能延续下去,尽管再短暂,我们也不要轻易放弃。”
7月,一名优秀的年轻法医因公殉职。因在工作中有业务上的交流,何明亮与其也算是同事和战友。要在这极其悲痛的环境下,将这个不幸的消息告知其失去至亲的亲人,对于一位医生来说,压力是巨大的。何明亮感同身受,用心灵去慰藉生者,使其试着慢慢接受,好好活下去才是对逝者最好的抚慰。
此外,人们在急诊医疗服务中,往往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容易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何明亮也曾被误解或投诉,但他说:“纵然有人对我们不理解,但我们依然选择坚持,因为我们在敬畏生命的过程中,得到了最大的回报和认可。”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何明亮希望社会和群众多一点“理解和信任”,这样医患关系才能更加理性与和谐。他说:“医务人员和病患永远都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我们的共同敌人是病痛,我们共同的目标是战胜疾病。”

文章来源:江门日报
编辑:黄玉妍 刘森
审核:李筱颖

互联网医院:
点击即可发起免费咨询
医院地址:广东省江门市华园东路30号
急救电话:0750-3513223、3556120
客服热线:0750-3685151(上班时间 8:00-12:00、14:30-17:30)
医院总机:0750-3509898 转各科
预约挂号:0750-3685151(上班时间 8:00-12:00、14:30-17:30)
官方网站:http://www.51ht.com
公共交通:7路车、20路车、32路车、43路车、52路车、113路车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