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 科室动态

首页>科室介绍>内科>内分泌科>科室动态

  许多糖尿病病人都在接受胰岛素治疗,但胰岛素要如何规范注射呢?
  一、注射前要做好准备
     ①根据胰岛素选择确定吃饭时间,如果是人胰岛素(如诺和灵30、优泌林70/30等)确保在注射后15-30分钟内吃饭。如果是人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锐),在注射后5分钟内吃饭(见饭注射,以免低血糖)。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则选择晚上固定时间注射。②仔细检查胰岛素的外观,中效、长效胰岛素或者预混50/50、70/30胰岛素均为外观均匀的混悬液,轻轻摇晃10-20次。若轻轻摇晃后瓶底有沉淀物,液体内有小的块状物体沉淀或悬浮,有一层“冰霜”样的物体粘附在瓶壁上,则不能使用。③准备好酒精棉球、针头、胰岛素笔和胰岛素,做好消毒工作。
  二、选择注射部位
  常用注射部位有腹部(离脐5厘米以外的区域)、双上臂外侧、臀部及大腿外侧,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由快至慢,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局部运动可以加快吸收,如果要参加锻炼,应避免在上臂和大腿上注射,以免因肢体运动,加速对胰岛素的吸收,导致运动后低血糖。
此外,要经常变换注射部位,两次注射位置间隔在2厘米以上。不宜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以尽量减少组织损伤、肿胀和皮下脂肪萎缩、胰岛素皮下硬结,从而影响吸收使血糖波动。
  三、胰岛素怎样打才不疼?
  1、用手捏起注射部位皮肤。注射时用一只手轻轻捏起约3厘米宽的皮肤,并引起轻微疼痛后再注射,这样既方便注射,又能分散扎针引起的疼痛感。
  2、胰岛素温度不能太低。胰岛素刚从冰箱中取出,由于温度低,注射时会引起疼痛,同时吸收效果不好造成血糖波动。因此,注射前应将胰岛素放15分钟左右再注射。
  3、注射时进针要快。进针时要果断迅速,进针越慢,痛感越强。但要在皮下停留一段时间较好,一般来说30秒即可或者1u停1秒,让胰岛素从针筒充分进入皮下。
  4、酒精挥发后再注射。皮肤消毒用的酒精没干就注射,酒精会从针眼带到皮下,引起疼痛。
  5、定期更换针头。胰岛素笔的针头很细,最多使用2天,多次重复使用后,会导致针头变钝或出现倒勾,引起注射疼痛,甚至会有胰岛素结晶停在针头内造成堵管现象。
  6、进针和拔针时保持同方向。“瘦人斜刺,肥人直刺”即体型偏瘦患者针头与皮肤45°角左右,体型肥胖者可垂直90°进针。
  7、注射部位的肌肉应放松,如选择上臂应尽量以手叉腰姿势,一则露出体表注射标志即三角肌下缘,二则确保注射入皮下而不是肌肉。
  8、及时更换注射部位。这一次注射部位与上一次注射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厘米,注意避开皮肤感染处及皮下硬结,保持注射部位的肌肉放松。
  四、饭前漏打胰岛素怎么办?
  胰岛素一般要求在餐前注射,如果漏打了,对于使用超短效胰岛素,可在餐后即刻注射。对于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如果早餐前忘记打胰岛素了,可在餐后立即补打,其间要注意监测血糖,必要时中间加餐;如果想起来时已快到中午,应检查午餐前血糖,当超过10毫摩尔/升时,可在午餐前临时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
  五、观察和处理不良反应
  使用胰岛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低血糖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饥饿感、头晕、心慌、出虚汗、瘫软无力,严重时出现神志不清,此时,测血糖往往低于2.8毫摩尔/升。导致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注射剂量过大,注射后没及时进餐或进食量不足,活动量大而没有及时加餐或调整胰岛素用量。建议患者血糖低于3.9mmol/L时,立刻吃一些高糖饮食,如糖果、饼干。10~15分钟后,若症状还未消失可再吃一次。若症状消除但距离下一餐还有一个小时以上,则可加食一片面包或一个馒头。经以上处理仍未好转,要立即去医院检查。
  六、如何储存胰岛素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温度过高或太低都容易使之变性失效,切忌冰冻或日晒。胰岛素最适宜的保存温度是2℃~8℃,未启封的胰岛素在这种环境下可以储存2~3年,因此,没开封的胰岛素最好是放在冰箱冷藏室内。
  胰岛素在常温下(20℃左右)可以保存4~6周,超过此限,药效会有轻度下降。胰岛素在室温下放置时,宜放在阴凉干燥处。
  外出旅行时,可将胰岛素放在专门的低温包内,随身携带。不要放在飞机行李舱中托运,因为飞机货舱的温度常在0℃以下,可使胰岛素冻结变性。此外,强烈震动颠簸、强光照射均可能使胰岛素变性失效。到达目的地后,最好把胰岛素放在住所的冰箱冷藏室中。如果没有冰箱,可放在屋中避光阴凉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多采用胰岛素笔和笔芯方式(如诺和笔和诺和锐30笔芯),没开封的笔芯要放在冰箱冷藏室(非冷冻室内),已使用的即安装在胰岛素笔内的笔芯不需要冷藏,常温即可保存1个月左右,如果放在冰箱记得使用前常温放置15分钟左右,并且摇匀以免影响吸收造成血糖波动。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t662341_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