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服用膏方调养身体
慢性咳喘病不是特指某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均为“咳、痰、喘”,因而均属于慢性咳喘病范畴。李影捷表示,慢性咳喘病在秋冬季或气候变化之时易发,而夏季发病相对较少,任何年龄都可发,尤以中老年人多发。
如今大雪已过,意味着冬天已经来临。而冬季是咳喘病易发的季节,那么慢性咳喘病人该如何养生呢?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可服用膏方来调补身体。”李影捷说,病情较为稳定而未有频频发作的患者,可在冬令服膏方,以调补身体,防治疾病。膏方必须先经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对患者的阴阳气血和五脏虚损详细辩证分析后,给予处方,最后由医院制剂室精心制作。
“服用冬令膏方的时间从12月份冬至前后开始,至次年的2月份,大概3个月左右。”李影捷说,按照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冬季是封藏的季节,天气寒冷,食欲旺盛,既便于药物的保藏,又有利于人体对滋补药的吸收和蕴蓄。对很多慢性病虚证为主的患者来说,冬令合理服用膏方,收益颇多。
在服用膏方期间,需要注意饮食。最好避免食用辛辣腥味的食物,痰湿偏重者要控制油腻厚味,少吃甜食,不吃冷品。支气管哮喘患者,尤其是对某种食物有过敏反应的要尽量避免食用鱼虾蟹,以及对通常所谓“发”性的饮食应适当控制。同时,避免接触油烟、漆和其他刺激性异味,还要防止外来风寒入侵,注意保暖。
患者锻炼要科学
慢性咳喘患者除了在冬令运用中医中药、膏方、食疗调治以外,还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劳逸结合,增强体质。因为冬季寒冷,体育锻炼时间以上午九点至下午五点气温较高时段为宜。要在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尽量不要去人多车多空气混浊的地方。要多晒太阳以抵御寒气侵入人体。呼吸操锻炼、慢走、骑自行车、太极拳、八段锦等都是适宜的运动。每次的运动量不宜太大,时间不要太长,以微微出汗不觉疲劳为度。雾霾天气、暴风雨雪天气不宜进行户外运动,应改为室内活动,否则容易感染风寒邪气,加重病情。切不可为了运动而运动,应该是为了健康而运动。
患者尤其要戒烟酒。“烟酒不去,咳喘缠绵反复,症状加重。”李影捷说。不宜吃生冷和辛辣肥甘厚味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多吃新鲜的时令蔬菜瓜果、豆制品等,少吃油荤食物。
哮喘患者应避开过敏源
哮喘属于气道敏感性疾病,它的发作多半是有季节性的,气候反复多变的秋冬季是其高发期。秋冬季空气往往比较干燥,再加上近来雾霾天气频发,过敏源较多,而且早晚温差非常大,一些易过敏体质的人,在这段时间,往往会因为空气的冷刺激,以及过敏源的刺激,导致哮喘发作。
李影捷介绍,这种病各年龄层、不同性别都可患,且易反复发作。哮喘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反复咳嗽、胸闷、连续喷嚏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急喘。因为痰黏稠,不易咳出,患者往往被迫坐起。严重者可出现嘴唇及指甲青紫、四肢厥冷、出汗、心跳快等症状。发作时间从几分钟到数天不等。
哮喘是一种容易发作的慢性病,因此哮喘者在缓解期要积极预防。首要要尽量避开过敏源,常见的过敏源有风媒花粉(枸树、蒿草等)、霉菌孢子、螨、某些生产性粉尘(如棉尘、蚕蛾、粉尘、山药粉)等;若哮喘病人知道自己对什么过敏,就应尽量避而远之;在雾霾天,要少出门活动。一旦出现呼吸困难、气急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遵照医嘱服药。
哮喘食疗需辩证施治
李影捷表示,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哮喘需要辨证治疗。历代医学家多主张发作期祛邪治标,缓解期扶正固本。饮食治疗也同样需要辨证施治,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在发作期间,哮喘分为寒哮、热哮、痰哮。
【原料】鲜生姜10克、大枣3枚、糯米50克。
【制作】把姜切成细末,取梗米与姜末一同煮稀粥,趁热食用。
【原料】剑花(霸王花)20克、猪肺120克。
【制作】猪肺洗净切块,与剑花一同放入砂锅内,盐油调味,加水适量煲汤,饮汤吃肉。
【原料】陈皮10克、茯苓15克、法夏10克、生甘草6克、白米50克。
【制作】前四味药用纱布包好,加水与白米,煮粥食用。
哮喘病人由于病情反复发作,日久正气必虚,主要表现为肺脾肾虚。如:肺虚(肺气虚、肺气阴两虚)、脾虚(脾气虚、脾阳虚)、肾虚(肾阴虚、肾阳虚),但实际上临床往往是合而同病,如:肺脾气虚、肺肾两虚;肺肾阴虚、脾肾阳虚等。
【原料】猪肺250克、白胡椒8-10粒。
【制作】用油微炒猪肺,加盐炖汤,后加白胡椒。也可选加杏仁、山药、薏米、芡实、川贝、百合、核桃肉等。
【原料】水鸭1只、冬虫草5-10克、生姜3片、蜜枣3枚。
【制作】先将冬虫草用温水洗净,装入水鸭腹内,放入生姜、蜜枣,加适量水、油盐调味,用砂锅文火炖至鸭肉烂熟即可食用。水鸭也可换用鹌鹑或鸡等。
【原料】当归15克、生姜3片、羊肉120克。
【制作】羊肉去筋膜,洗净,切碎,水适量煲汤,盐油调味,饮汤吃肉。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技术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可以开展支气管镜检查及镜下介入治疗、内科胸腔镜诊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胸膜活检术、肺功能检测(包括肺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扩张试验、弥散功能检查等)、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呼吸机辅助通气、机械排痰等专科诊疗技术。科室历来重视医疗服务质量,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合理检查,合理治疗。专科年门诊量3万多人次,年住院人数2千多人次。对于呼吸急危重症,肺病科具备较高的急救能力和技术水平,救治了大量的急危重症患者,赢得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赞誉。
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常见呼吸疾病,除具备完整的、规范的现代医学诊疗技术,同时也有一整套相应的中医诊疗方案。专科中医特色优势病种有:病毒性肺炎、重症肺炎、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慢性咳嗽、慢阻肺(COPD)、支气管哮喘、急慢性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癌中医诊疗等。肺病科开展了自体血穴位注射、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熨敷(中药封包)、艾灸、热敏灸、雷火灸、拔火罐、中药沐足、耳穴埋粒、针刺等中医特色疗法。在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药物副作用、改善症状等方面,中医优势突出。
主任中医师,江门市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市五邑中医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兼肺病科一区主任,擅长运用中西医综合疗法诊治慢性咳嗽、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等呼吸系统疾病,对重症肺炎、重症哮喘、呼吸衰竭、酸碱紊乱等呼吸急危重症的救治及肺癌早期诊断有较丰富的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 周三下午
出诊地点:门诊二楼2022室,周四下午(六楼国医堂603室)
预约电话:请提前1-7(工作日)拨打(0750)3685151 或114 或12580
江门市中西医结合肺病研究所副所长、科主任导师、肺系病中医学术带头人,江门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硕士,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大学外聘教授。从事呼吸内科工作30多年,曾先后到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医学、纤支镜诊疗技术及睡眠呼吸监测技术等。
医疗专长:近几年来主要侧重于慢性咳嗽、肺炎、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等疾病等中西医诊治的研究,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慢性咳嗽、肺炎、支气管哮喘、慢阻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症、肺肿瘤等呼吸系统疾病及抢救呼吸急危重症。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五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楼二楼2022室
联系电话:(0750)3509596,3509898转3255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兼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主任、主任中医师、江门市名中医。擅于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及中西医结合手段诊治各种内科杂病,尤其擅长诊治慢性咳嗽、肺炎、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部肿瘤、胸膜疾病、肺间质疾病、睡眠呼吸相关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擅于抢救急慢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大咯血、重症肺炎、重症哮喘等呼吸、心血管急危重症。
出诊时间:周二、四上午,周五下午
出诊地点:门诊二楼(2021诊室),周一下午(六楼国医堂603室)
文章来源:肺病科
图/文:李影捷
编辑:黄玉妍 刘森
审核:范发才



新冠肺炎咨询: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点击公众号菜单
即可发起免费咨询
医院地址:广东省江门市华园东路30号
急救电话:0750-3513223、3556120
客服热线:0750-3685151(上班时间)
医院总机:0750-3509898 转各科
预约挂号:0750-3685151、12580或114
官方网站:http://www.51ht.com
公共交通:7路车、20路车、32路车、43路车、52路车、113路车